今日AI-OpenAI-2024年11月20日

发现全网最新的AI内容

The Verge基于邮件披露还原OpenAI和马斯克的商战过程

文章概要:

1 Thege基于邮件披露还原OpenAI和马斯克商过程
. 2015年,Sam Alt自投100创立了OpenAI前身——YC AI实验室,并积极招募人才。马斯克建议追加至1亿美元对抗Google和Facebook,提议融10亿美元并承诺补足差额。
3 为吸引顶尖人才,Sam Altman提出17.5基础年薪及YC股权激励。面对 DeepMind的竞争,Sam Altman提高薪资至近30万美元加浮动股权,马斯克还贡献了X股票支持。Greg、Ilya和Tre获得了更高。
4. 2016年,Ilya因高薪190万美元抵制了Google的挖角马斯克支持OpenAI高薪策略,击败DeepMind的重要性。
5. 面对资金短缺,尤其是购买芯片的问题,Sam Alt与微软谈判,最终达成5000万美元无条件投资。
6 207年OpenAI筹备融资时,团队马斯克担任CEO,因其管理公司过多。当时特斯拉面临破产危机对此反应,放弃争取CEO职位。
7. IlyaGreg通过邮件向Sam Alt和马斯克表达了对CEO头衔执着AGI理想忠诚度的,担心个人掌控AI带来的更大风险,主张去中心化治理。马斯克对此不满,威胁退出。<>. 尽管 Altman表面安抚,私下却对二人产生质疑。2018年,因AI进展落后于Mind再次提议担任CEO遭拒退出董事会并停止资助。br>. 为应对资金问题,OpenAI调整为非营利组织控制的有限营利公司结构。马斯克要求Sam Altman保证新结构无其利益关联,Sam Altman同意。
10. 整个事件反映了两种不同愿景的冲突,即Sam Altman的力与马斯克的权力欲的碰撞。
阅读原文

马斯克与OpenAI到底为何分道扬镳?早期邮件露了底

文章概要:

1. 2016年,OpenAI开始与微软就合作协议进行磋商,希望获得关键的计算资源支持,以打造聊天机器人ChatGPT。然而,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却首先要争取最大“金主”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支持。
2. 马斯克在OpenAI成立初期投资了5000万到1亿美元,他与奥特曼等人共同创立了OpenAI,因为他们担忧相当于人类级别的智能技术会落入如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之手。然而,他们最终却发现,OpenAI逐渐演变成了他们所担忧那种科技巨头。在成功夺得马斯克梦寐以求的OpenAI首席执行官职位后,奥特曼决定将OpenAI的尖端人工智能技术严格保密。他声称这项技术太过,不宜公开发布。
3. 这一决策激怒了马斯克,他因此退出了OpenAI董事会,并在去年成立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在两人共同创立OpenAI近十年后的今天,马斯克正将这场竞争诉诸法庭,就“关乎不可阻挡的计算未来”展开了激烈较量。
4. 从一开始,OpenAI就被夹在两种相互冲突的力量之间:一方面是其造福人类的崇高理想使命,另一方面则是与科技巨头之间激烈的竞争现实。马斯克与奥特曼一致认为,无论各自动机如何,确保吸引顶尖人才以及筹集大量现金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早期的妥协AI追求利润而非坚守初衷埋下了伏笔。
5.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斯克和奥特曼之间出现了显著的分歧。2017年8月,正当OpenAI敲定2亿至10亿美元首轮融资的具体细节时,一些内部矛盾开始浮现。前OpenAI董事会成员、同时也是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运营总监,希冯·齐里斯(Shivon Zilis)给马斯克写信,提到布罗克曼和苏茨克维对于OpenAI新成立的营利性机构的股权和控制权分配担忧,同时也对马斯克是否能在担任CEO的同时投入足够时间表示疑虑。
6. 马斯克对此回应道:“这太烦人了。请鼓励他们去创业。我受够了。”接下来的一个月,苏茨克维和布罗克曼共同向马斯克和奥特曼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进一步阐述了他们的担忧。指出,如果马斯克担任CEO,他可能会“单方面绝对控制”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开发。同时,他们也奥特曼的动机,询问他为何如此看重“CEO的头衔”并询问他“研发AGI是否真的是其主要动机?这和你的政治目标有什么关系?你的思想期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 尽管邮件中没有详细说明“政治”一词的具体含义,但那年早些时候,奥特曼在美国加州的政治竞选活动中开始积极发声。苏茨克维和布罗克表示,在早期的筹资过程中,他们被蒙蔽了双眼,未能及时提出这些担忧。
8. OpenAI在人工智能行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其内部的控制权争夺战一直备受瞩目。尽管马斯克和奥特曼之间的激烈,但最终奥特曼取得了胜利,使他几乎完全控制了OpenAI。
9. 马斯克对OpenAI和微软的指控在法律层面上的价值或许存在争议,他的诉讼大多聚焦于指责奥特曼的虚伪行为,而这类指控在法庭上往往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惩罚。然而,这为马斯克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他能够公开透露一些关于OpenAI起源和他自己所充当角色的细节。这些证据揭示了奥特曼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已经掌握了相当程度的权力,这或许与其他联合创始人的初衷并不完全吻合。
10. 此外,这起诉讼还向公众展示了OpenAI内部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奥特曼从就表现出了与营利性竞争对手正面交锋的意愿,这凸显了他在公司中的强势地位。同时,这起事件也让我们看到了马斯克对于权力的渴望并未减少,他或许希望通过这摧毁奥特曼的声誉,并巩固自己作为AGI合法管理者的地位。
阅读原文

AI智能体的崛起,开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黄金时代

文章概要:

1. 全球人工智能巨头将研发重心转向AI Agent技术,OpenAI正在秘密研发一款名为“Operator”的AI代理工具,计划于明年1月推出预览版。
2. AI Agent技术已成为当前AI领域的热点,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激烈竞争预示着AI Agent或将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风口。
3. 百度文智能体技术获得02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指出,智能体是当前最能激发大模型潜力的应用方向。
4. LangChain在202411月发布的《AI Agents现状报告》中揭示了AI智能体应用的爆炸性增长,超过50%的企业已将AI智能体投入生产,78%的计划部署AI智能体。
5. AI智能体的发展正揭示人工智能技术的新方向,各大企业正致力于构建具备理解、规划、反思与进化能力的智能体技术,以激发大模型的。
阅读原文

OpenAI看好的方向,文心智能体技术抢先爆发!

文章概要:

1.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揭晓,文心智能体技术获奖,百度大模型技术已连续两年获得该奖
2. 百度的智能体技术基于人类的认知系统,开发了的慢思考机制——系统2,其核心就是「思考模型」
3. 百度在基础大模型之上开展了三个层面突破性的增强训练,包括思考过程的有监督精调、行为决策的偏好学习、结果反思的增强学习
4. 百度创造性构建了「数据合成」的虚拟环境,让机器实现像人一样的思考和行动,自主完成复杂任务,同时在环境中持续学习、自主进化6. 百度智能体背靠着的文心大模型技术,让它在落地应用上有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改善了幻觉问题
7. 智能体正在成为AI应用最主流的形态,百度已经构建了一个强大的智能体生态系统
8. 百度的智能体技术正在加速LLM深度融入社会各行业的各个环节,助力企业与社会
9. 百度在「多智能体协作」领域的最新成果——无代码开发工具「秒哒」,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最复杂的多智能体协作工具」
10. 百度的另一个多智能体应用——代码助手「文心快码」则升级到了.0版本,全面进入智能体时代
11. 百度智能体技术还催生了在智能家居、智能电商等新兴产业发展,创造出智能体工程师、训练师等全新职业
12. 百度文心智能体已经是第六次在世界互联网大会获奖,百度大模型相关技术还曾获多个奖项
13. 百度正用不断的技术力量,为每个领域带去智能化的蝶变
阅读原文

Sam Altman谈OpenAI:艰难但正确的道路|Bolt荐阅

文章概要:

1. Sam Altman认为当前是AI初创企业发展壮大的绝佳时机,成功的关键策略是对单一赌注的极端信念与基于数据的迭代调整,同行伙伴在风险投资的早期阶段能够为企业培养坚定信念、激发灵感,并提供相互支持。
2. Sam Altman表示与规模较大且行动迟缓的组织相比,初创企业在速度、专注力和快速适应技术进步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打造强大的产品和建立竞争优势等基本商业原则,仍然是实现的核心。
3. Sam Altman称OpenAI的核心理念是深度学习是有效的,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效果会越来越好,虽然很多人认为深度学习并不是真正的学习,也不是真正的推理,它像个魔术表演,但他们看实验结果是不断变得更好的,后来再看到规模化带来的效果,他们就决定继续推进,并且坚信它会有预期的结果。
4. Sam Altman认为当世界给你反对意见,而这些反对意见对你而言没有道理时,你应该坚持做下去,坚定的信念并不意味着盲目坚持,必须根据数据做调整。
5. Sam Altman表示在OpenAI尝试不同的方向,尽管这些尝试帮助他们积累了科学层面的理解,但他们没有走捷径,如果当时他们知道今天的一切,那整个发展过程可能都会被加速。
6. Sam Altman称GPT-4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产品,他们进行了多次测试,结果都非常出色,模型能够执行他们未曾预料到的,当他们自己体验时,看到它能写押韵的诗幽默的笑话,做出各种他们没想到的效果,大家都非常惊讶。
7. Sam Altman认为如果回到过去,可能他应该有比Looped更好的选择,其实他也不知道这个更好的选择会是什么,但从结果来看,其实也还不错。
8. Sam Altman表示虽然疲惫但感觉良好,OpenAI两年内快速经历了一个中型甚至大型科技公司通常需要十年才会完整经历的发展过程,从零到一阶段的人不一定擅长从一到十或十到一百的阶段,他们也在改变他们的目标,一路上犯了很多错误,也做对了一些事情。
9. Sam Altman称这是他第一次感到,他们真正清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从现在到实现AGI依然需要巨大的努力,虽然有一些未知问题,但他们基本明确了行动的方向。
阅读原文

15亿美元招募1500人?马斯克起诉OpenAI升级,更是爆料:高薪“抢夺”顶尖人才

文章概要:

1. 马斯克新官上任后,重拾对OpenAI来原告,将微软董事会成员等列为被告,还提交新证据。
2. 据报道,OpenAI欲抢夺AI人才,计划在1500名员工身上花费15亿美元用于人员开支。
3. OpenAI给予AI人才的报酬丰厚,成为其拥有生成式AI市场近70%份额的一部分原因,马斯克等人认为其与微软构成垄断。
4. 马斯克的律师称,Sam Altman最初与马斯克接触是为了“试水”,并试图说服他利用资金和关系。
5. 2015年,Sam Altman给马斯克发邮件,提议启动一个类似曼哈顿计划的AI项目,马斯克回复“或许值得聊聊。
6. 2016年,马斯克给Sam Altman和Greg Brockman发邮件,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7. 2017年,时任OpenAI联合创始人Greg Brockman和Ilya Sutskever对Altman和马斯克感到担忧,发邮件称担心他们对AGI
8. 马斯克回复“我受够了”,并于2018年退出OpenAI董事会,成为“头号批评者”。
9. 今年3月,马斯克首次起诉OpenAI及其联合创始人,指控他们偏离非营利使命,随后撤销诉讼,8月又再次提起新的诉讼。
10. OpenAI否认指控,并提供电子邮件链接,称马斯克此前曾支持营利性。
阅读原文

马斯克与OpenAI:一段不为人知的收购往事

文章概要:

1. OpenAI曾考虑收购AI芯片制造公司bras
2. 埃隆·马斯克OpenAI的持续诉讼,新的证据显示,OpenAI0左右收购Cerebras
3. 当时的OpenAI,埃隆·马斯克不仅在财务上有所参与,还对公司的方向施加了一定的影响
4. 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兼前首席科学家lya Sutskever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通过特斯拉收购Cerebras
5. 这场潜在的合并最终未能成功,尽管具体原因尚不清楚
6.bras在技术上优势,但它在商业上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7. OpenAI一直试图对英伟达的,后者在AI优化芯片市场上拥有巨大的份额
. OpenAI曾希望建立一个芯片制造工厂网络,并考虑了一个收购目标。但据报道已经放弃了这些计划,组建一支芯片设计师和工程师团队,并与半导体公司博通和台积电合作创建一个用于运行模型的AI芯片
9. 尽管OpenAICerebras合并计划最终未能,但这意味着OpenAI在芯片领域的努力就此结束
0. 小探了一份10w字知识库文档】,留言区【知识库】小探获取
阅读原文

ChatGPT写作指南来了:OpenAI发布!

文章概要:

1. 哈佛学生用ChatGPT写作业讨论
2. OpenAI发布学生写作指南ChatGPT应成为思维催化剂
3. OpenAI的12条指南写作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建议>4. 写作前期:快速上手陌生、资源挖掘助手、反复提问补漏洞
5. 写作中期:混乱时AI帮捋大纲反向大纲法漏洞、苏格拉底式问答突破观点局限性、观点测试完善论点、大师思维提升
6. 写作:多轮反馈完善文章、语感优化提升流畅度、感提升提炼价值、至上标注来源
7.PT4o功能有文本对话、实时联网查询、AI分析、图像分析
8.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随时打开使用
阅读原文

马斯克与OpenAI到底为何分道扬镳?早期邮件露了底

文章概要:

1. 2016年OpenAI开始与微软磋商合作协议,希望获得计算资源支持打造ChatGPT,奥特曼向马斯克提议被拒绝。
2. 马斯克公开相关邮件,是对OpenAI和微软提起诉讼的一部分,邮件披露了奥特曼和马斯克之间早期的合作细节以及后来的权力斗争。
3. OpenAI从开源非营利组织演变为微软“事实上的闭源子公司”,放弃了为全人类福祉开发人工智能的初衷,马斯克和奥特曼之间的合作关系彻底瓦解。
4. 奥特曼决定将OpenAI的尖端人工智能技术严格保密,激怒了马斯克,他因此退出了OpenAI董事会,并在去年成立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5. OpenAI早期面临着大多数初创公司都会的挑战,对顶尖人才的激烈争夺,奥特曼设计了独特的薪酬方案吸引人才。
6.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斯克和奥特曼之间出现了显著的分歧,马斯克和奥特曼都想当CEO,动机遭到其他联创质疑。
7. 马斯克离开OpenAI对其非营利模式构成了严重威胁,OpenAI设计了一个独特的结构,一家由非营利组织控制的营利性公司。
8. OpenAI在人工智能行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其内部的控制权争夺战一直备受瞩目。
阅读原文

GPT-4已弱爆?OpenAI新功能上线,带你打开科研新思路!

文章概要:

1. 自2022年11月OpenAI推出ChatGPT3.5,AI在快速迭代进化的同时已融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2. OpenAI正式发布了基于GPT-4o开发而成的全新功能——Canvas,用户可以在并排展示的窗口中查看、直接编辑和轻松修改由AI输出的内容中的选定部分,从而显著提升利用AI助手的和体验。3. AI在科研领域应用早已不止实现信息获取基础互动问答,在科研探索、写作翻译、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图片生成、课题申报、课程创新等工作中都能充当强有力的助手。4. 募格紧跟代表AI先进水平的每一次力求紧跟AI技术更新培训内容,致力于让用户掌握代表AI领域前沿技术的其使用方法。5. 应广大科研朋友要求,助力科研工作者紧跟科技发展步伐,AI技术,更有效率开展科研工作,提高学术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募格特别邀请了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深厚造诣的Yu老师,为大家带来为期两天的线上培训——《ChatGPT科研技能提升实战应用训练营》。
阅读原文

15亿美元招募1500人?马斯克起诉OpenAI升级,更是爆料:高薪“抢夺”顶尖人才

文章概要:

1. 马斯克起诉OpenAI升级,拉来新原告,包括Neuralink高管兼OpenAI前董事会ivon Zilis,以及他的AI公司xAI,还将微软董事会成员、前OpenAI董事会成员Reid Hoffman,微软副总裁、OpenAI前董事会成员Dee Templeton列为被告
2. 马斯克指控OpenAI欲通过高薪“抢夺”顶尖人才,OpenAI计划在仅1500名员工身上花费15亿美元用于人员开支
3. OpenAI给予AI人才的报酬太过丰厚,也成为OpenAI“拥有生成式AI市场近70%的份额”的一部分原因,马斯克等人认为OpenAI、微软构成了垄断
4. 马斯克的律师表示,Sam Altman最初与马斯克接触是为了“试水”,并试图说服这位特斯拉CEO利用他的资金和关系
5. 马斯克开始开启新一轮的“攻击”,修改后的诉讼列出了26项法律诉讼,长达107页,而原始诉状长达83页,仅列出了15项诉讼
6. OpenAI在一份声明中否认了这些指控,并提供了一个网络链接,指向一组电子邮件,称这些电子邮件表明马斯克此前曾支持营利性结构
7. 微软则拒绝发表评论
阅读原文

惊爆:OpenAI秘密曝光,比ChatGPT强悍100倍!这次真的要上天……

文章概要:

1. OpenAI即将在12月推出旗舰AI模型"猎户座",性能可能比GPT-4强大100倍
2. "猎户座"直接在ChatGPT上线,将优先向重要合作伙伴开放,微软已经按耐不住,11月在上>. OpenAI的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平台上发了人寻味的动态:"期待冬季星座即将升起",这是在暗示"猎户座"要来了
4. OpenAI刚刚完成了66亿美元的,正式转型为营利机构,公司高层却突然出现重大变动,包括CTO在内多位大佬集体离职
阅读原文

OpenAI发布学生写作指南,终于教会了学生如何「正确」使用ChatGPT!

文章概要:

1. OpenAI发布学生写作指南,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ChatGPT>2. 指南强调ChatGPT应从代笔转变为助手,提升思维能力
3. 提供十二个AI写作技巧,如文献助手、快速掌握新领域、获取研究指南等
4. 强调学术诚信,建议在参考文献中列出AI对话,主动展示使用过程
. 指出AI的价值在于增强思考,而非替代思考
6. 星球实时采集和监控热点AI内容,提供热门开源项目和前沿论文
阅读原文

ChatGPT击败50名人类医生!疾病诊断准确率达90%,OpenAI总裁:人机合作还得加强

文章概要:

1. ChatGPT在疾病诊断方面表现出色,在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随机临床试验中,其准确率达到了90%,超过了人类医生的74%。
2. 研究团队招募了50名医生进行实验,将他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诊断中允许使用ChatGPT,对照组则不允许。
3 病例来源于真实病人,包含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初步诊断评估信息,但最终结果从未公开。
4.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基于“结构化反思”的评估工具,参与者需要填写一个结构化的表格,其中包含最可能的三个鉴别诊断、支持和反对每个诊断的因素、最终诊断、后续步骤等关键要素。
5.,实验组的诊断得分中位数为76%,对照组为74%,但这种差异可能仅仅是由于随机误差所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6. 单独使用ChatGPT进行诊断的实验结果显示,其诊断得分中位数高达92%,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7. 实验结果并不代表大模型能在临床场景中取代人类,但也说明了人类的使用方式还远远不能发挥出大模型的最大效能
阅读原文

ChatGPT击败50名人类医生!疾病诊断准确率达90%,OpenAI总裁:人机合作还得加强

文章概要:

1. 斯坦福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轮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人类医生单独做出诊断的准确率为74%,在ChatGPT的辅助下,这一数字提升76%,如果完全让ChatGPT“自由发挥”,准确率直接飙到了90%。
2. 研究团队随机从斯坦福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机构招募到了50名医生,其中包括44名内科医生、5名急诊医生和1名家庭医生。
3. 研究团队从上世纪90的105个经典病例中进行了选择和改编,最终确定6个最终入选病例。
4.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基于“结构化反思”的评估工具,参与者需要填写一个结构化的表格,其中包含最可能的鉴别诊断、支持和反对每个诊断的因素、最终诊断、后续步骤等关键要素。
5. 最终,实验组(使用ChatGPT)的诊断得分中位数为76%,对照组为74%。
6. 单独使用ChatGPT得到的诊断得分,中位数高达92%,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值为003具有统计学意义。
阅读原文